罗山中学不一般的教学开放周活动
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,加强校际间教研交流,我校于第五周(3月22日-25日)开展了优化提升“四学”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开放周活动。在这短短的四天里,有来自8个兄弟学校的125名教师来我校参加听评课教研活动。
这次开放周的活动与往年相比较,既有传承又有创新,传承了良好的组织与运作,传承了堂堂对外开放,科科名师挂帅;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这是我校“四学模式”走向成熟阶段的一次集体亮相,过去我们注重的是课堂模式的构建,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“四学模式”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融合。
二、微课入课堂。结合省级课题《微课与“四学”课堂模式的整合研究》,微课与“四学“课堂模式的整合在一些学科中有了可喜的尝试,如物理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等。
三、利用罗山课改片区平台,加强校级合作交流。语文科开展了片区同课异构活动,我校王海燕老师,紫华中学林仲洋老师和灵水中学陈宝玉老师,她们紧扣“作文训练——人物描写”的主题,各选角度,借班教学,展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。
四、我校“一科一名师”的评选活动在开放周大放异彩。该活动在上学期进行初赛,每个备课组成员两两同课异构,通过层层磨课议课,最终每个备课组推选一人入围决赛。这个学期进入决赛阶段,选手们同课异构,借班上课。在开放周中,数学、英语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的开展了“一科一名师”的决赛阶段评选活动。这个活动受到了校内外老师们的极大关注,例如,英语科的活动吸引了20几位外校教师的到来,70座的听课室,座无虚席。入围决赛的3位英语教师分别是来自初一备课组的郑萍娥老师、初二备课组的郭丽娜老师和初三备课组的林顺梅老师,她们借初二年的班级授课,她们风格迥异,却殊途同归,课堂高效,她们教法不同,却运用着一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。她们的美丽绽放,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连连惊叹!
总之,这次课堂开放周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,录播室的投入使用更是锦上添花,大大便利了老师们的上课及听评课活动。